【大爱教育 品质儒中】统筹推进 稳步有序 改革创新 行稳致远
为贯彻落实儒林中学四年发展规划和乐善校本课程三年行动计划,深化教科研内涵,提升学校教学质量,我校教导处借助南海区高效课堂深化提升评估的契机,以乐善课堂范式和乐善课程体系构建为抓手,构筑“蹲点教研行动机制、集体教研行动机制、乐善课堂深化提升机制、乐善课程开发管理机制”四大机制,催生教科研内生力,营造人人参与、全员教研的研究氛围,力促学校课堂提效、课程提品、队伍提质。
12月6日,儒林中学在学校报告厅举行高效课堂深化提升创评阶段总结分享会,全体教师参加了会议。
在会上,余福生副校长回顾了高效课堂深化提升创评的阶段性历程:
9月份启动,制定高效课堂深化提升行动方案,启动骨干教师示范课;
10月份,全面铺开,全员参与,掀起研究小高潮;
11月份,举行学科赛课活动,以赛促研;邀请区学科教研员和镇学科名师指导点评课堂,提升教研水平。
一路前行、一路研修、一路提升,人人参与、全员教研的研究氛围初步形成,学校乐善课堂范式和各学科教学范式初步成型,乐善校本课程体系和开发管理机制初步建立,教师队伍得到磨炼,“单元整体教学设计、基于问题主线的情景化教学、凸显核心素养导向的深度学习、呈现梯度的作业设计”等,已经成为校本研修的热点话题。学校教学科研内涵不断得到深化,课题研究、师生竞赛成绩斐然、捷报频传,提振了教师队伍的精气神,坚定了学校深化教学科研改革的信心。
英语科组长仇帼欢老师从创建目标、问题导向、路径设计、行动措施、队伍成长等方面分享了高效课堂深化提升创评经验,并展示英语科的教学范式和教学案例。
仇老师以点带面、条理清晰,让我们看到了一个“目标清晰,问题导向,分工明确,路径扎实,上下联动,统筹得力,效果明显”创评模板。
数学老师黄耀芬代表数学科组分享了如何开展深度学习的实践经验。她以数学科“四学”导学案为载体,详细呈现问题设计的基础性、探究性,并展示了如何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,实现从特殊到一般,一般到特殊的学习过程,强调学生作为学习者的重要作用。
她指出,“课堂要高效,那么老师脑中要有纲、胸中有本、目中有人、心中有数、手中有法”,这短短的十几个字的背后,是她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去钻研、磨炼出来的“精华”。
生物是一门贴近生活的学科。生物老师赖婷婷从生活入手,切入情景化教学,采用视频导入、实物呈现(如发霉的面包、益力多等食品)、实验探究(乳酸菌和酸奶的制作)等手段,带领学生深入地了解了“细菌和真菌”的知识,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,使课本知识生活化,生活常识科学化,激发了学生兴趣,有效地呈现了情景教学的魅力。
历史老师李翠霞代表历史科组分享了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实践经验。她以“一战及一战后的世界”为例,提出价值引领,整合教材知识、打破教材单元结构,根据课标、学情和能力培养为基点提炼单元主题。
李老师强调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,提炼出一个有价值的课魂、并围绕课魂构建问题链条、实现课程知识结构化。最后,她以基础性、开放性和探究性的作业范例,呈现了作业设计如何立足必备知识、凸显学科关键能力和学科核心素养。
黄海青校长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。他指出,深化学校教学科研内涵,催生发展内生力,促进学校教学质量提升,是学校四年发展规划的重点工程,也是学校发展的重要着力点。经过9月布点实施、10月全面铺开、11月深化提升,高效课堂深化提升创评工作是一步一个脚印、一步一个台阶,稳步推进,实现了阶段性目标。
黄校长还指出,高效课堂深化提升创评工作不会停,深化教学科研内涵,提升教学质量更不能停;并勉励全体教师,传承发扬儒中人“敢闯敢拼、勇于自我革命、团结合作奉献”的大爱精神,归零奋进、坚定前行,人人参与、全员教研,改革创新、行稳致远,共同开创儒中教育新篇章。
最后,黄校长亲自为“赛课”活动获奖的教师颁发了荣誉证书。
一等奖
劳映红、陈诗薇
甘少琴、赖婷婷
二等奖
王钰婷、刘洁诗
姚广兰、朱雪超
三等奖
张婉贞、许永亮、李恩仪
刘少玮、 陈武、 廖永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