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大爱教育 学生佳作】向少年英烈学习——读《红色少年的故事》有感
战火纷飞的年代已经过去,如今的我们生活在幸福欢乐的时光中。我们如今的幸福是无数中华英雄豪杰抛头颅、洒热血换来的,我们要铭记那些为了祖国牺牲的烈士们。
从小到大,我的生活中都有红色。
小时候,总是听到哥哥唱一首歌:起来!不愿做奴婢的人们!把我们的血肉,筑成我们新的长城!那时候的我还不知道歌词是什么意思,但也学着哥哥的样子唱这首歌。
长大后,父亲给我讲了很多革命故事,我印象最深的是刘胡兰的故事。在十岁时,刘胡兰就积极参加村里的抗日儿童团,为八路军站岗、放哨、送情报。因为表现突出,她14岁就当上了区妇女干事,还被中国共产党吸收为预备党员。为了革命的需要,党派刘胡兰回云周西村领导工作。其间,刘胡兰曾配合武工队员,将该地大恶霸石佩怀处死,赢得了老百姓交口称赞,也惹怒了反动派。为了报复,反动派率军突袭云周西村。
上级命令刘胡兰转移,但是,为了帮助更多群众和党员转移,刘胡兰主动要求留下来坚持斗争。不幸的是,就在这时有人叛变了,刘胡兰因叛徒告密而被捕。日本人急切想明白其他共产党员的下落,便想从她嘴里套出些消息。面对鬼子一次次的询问,刘胡兰始终不说话。鬼子急了,老虎凳,辣椒水,点击,鞭子抽,可始终撬不开刘胡兰的嘴,撬不开刘胡兰那颗坚定地心。他们见硬的不行就来软的,金钱,权利……可她始终冰清如水,不为所动。无奈,鬼子只好当众把她杀害,试图引诱出其他共产党。当将她要被害时的时候,刘胡兰面无惧色,大义凛然说了声:“怕死不当共产党”,毫不畏惧地躺在了铡刀下。十五岁的刘胡兰结束了她短暂而辉煌的一生。
现在,我开始阅读红色经典故事,但令我感触最深的还是刘胡兰的故事。15岁,一个花样年华。将近十五岁的我们无忧无虑的学习和生活,对未来充满希望,可是15岁的刘胡兰就已为了祖国结束了她的一生。“生的伟大,死的光荣。”这句话在刘胡兰身上得到了最好的诠释。
历史上,还有许多像刘胡兰那样的少年英烈。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,他们为了革命事业浴血奋战。在这个和平的年代,我们也要继承他们的精神和力量,为祖国的发展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,把祖国建设得更美丽。